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世界速看:日均交易额从22亿元涨至389亿元债券通为中国债券市场持续注入活力

2023-07-05 10:56:37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7年7月,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连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债券通正式上线运行,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6年来,债券通运行平稳高效,经历了“北向通”“南向通”相继开通、境外机构投资者可投资范围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互换通”开通,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走深走实,为内地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25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2%,较债券通开通前增加超过两万亿元。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债券通的开展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投资选择和更加便捷的投资渠道。未来,债券通更好的发展离不开交易登记程序的进一步简化、市场配套的持续完善以及产品多元化的发展。

债市双向开放步履不停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落地,采取多级托管等国际通行做法,通过两地基础设施系统连接,切实便利境外机构通过香港“一点接入”内地债券市场。在债券通推出以前,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债券通的推出和完善,方便投资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交易习惯和工作流程就可以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带动了境外投资者数量的增加,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交易也更加活跃。

数据显示,债券通交易额由2017年开通首月的310亿元,跃升至今年5月的超过9700亿元,升幅超过30倍。

“在‘北向通’下,投资者开户申请流程得到了简化和缩短,使得境外的投资人能够更便利的参与境内债券的投资。考虑到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体量以及与全球其他主要金融资产较低的相关性,这对大部分国际投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会。”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随着债市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汪大海表示,这是中国债券市场重要性和可投资性提升的重要里程碑。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范围的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中开始占有重要席位,指数纳入也为中国债市带来了较为持续稳定的资本流入。

在“北向通”成功的基础上,2021年9月开通的“南向通”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的实现。汪大海表示,“南向通”正在逐步发挥其作用,拓展内地机构资产配置的选择,也为香港和全球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助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组数据的对比可以有力体现债券通持续向上发展的势头:2017年债券通日均交易22亿元,今年债券通日均交易达到389亿元;2017年债券通70%以上的交易是3年期以下债券,今年3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债券交易占到了50%以上;2017年参与债券通的境外机构是178家,今年已经超过800家;2017年债券通只开通了债券二级市场交易,今年一级市场、外汇交易服务也有序开展,衍生品交易的“互换通”也已经上线。

“境外机构参与的意愿和热情不断走高,近年来境外资金呈现加速流入态势,对人民币债券的持有规模整体在震荡上升后趋稳,其持仓规模占境内债券市场的比重也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债券通持续在为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中金公司研究部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健恒表示。

黄嘉诚则从2021年“南向通”上线观察到其对整个资本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南向通”让境内的资金有序跨境流出,这有助于中长期内更均衡的跨境资本流动;另一方面,“南向通”的开通进一步丰富了国内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配置资产的渠道,使境内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多元化。除此之外,“南向通”的推出也加速推动了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中资美元债市场、点心债市场的发展都有非常正面的推广意义。总体来说,债券通“沪港通”“深港通”以及“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形成的整个互联互通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即“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成为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汪大海表示,作为首个内地和香港衍生品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互换通”不仅让现有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同时也让观望中或先前有所受限的境外投资者更有动力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更重要的是,“互换通”开启了衍生品市场开放的篇章,而衍生品市场是另一片有巨大潜力的蓝海。

“对配套的风险对冲策略需求的完善方面,无论是对境内还是对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进行跨境投资的时候对风险对冲策略的需求都相对比较大。”黄嘉诚表示,“互联通”的设立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投资人对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增配人民币资产是长期趋势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将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据汪大海观察,境外投资者们认为中国债券市场早已成为全球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而在当下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中,中国债券成为分散投资风险、获得相对稳健收益的关键选项。从长远来看,由于中国市场的庞大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以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投资者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仍然是长期趋势。

目前,从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标的来看,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是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主要券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66.7%,政策性金融债0.7万亿元、占比22.3%。

基于此,汪大海总结了下一步中国债市开放的三大机遇。首先,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头寸主要集中在利率债,信用债市场对于外资而言还有待进一步了解和开发。其次,“互换通”开启了衍生品市场开放的大门,投资者非常期待能使用更多衍生品工具,更好地管理风险。此外,绿色债券市场将受到更多关注。可持续金融已经成为推进全球气候目标以及中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投资者对于参与中国巨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也表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尽管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在过去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境外投资者的认可,但业内普遍认为,总体来说,相对于中国债券市场如此巨大的体量,其在全球的主要指数和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仍相对较小。黄嘉诚说:“这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也需要境内市场在规范性、流动性等方面展现更好的标准来提振境外投资者的信心,助推中国债券市场更好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使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与其影响力相匹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