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1个目标、7大赛道!广州南沙打造“海洋牧场”产业体系

2023-06-28 04:34:5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位于珠江入海口的广州南沙,水域面积超过全区总面积的60%,渔业是其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随着广东全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高质量推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作为广州海洋资源最集中地区的南沙责无旁贷。

6月27日,南沙举行海洋牧场主题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南沙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1+2+2+7战略,以建设华南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总体发展目标,从海洋牧场装备设计、装备制造、融资租赁、渔业种业等7个赛道上发力,建设南沙海洋牧场产业联盟,推动南沙海洋牧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蓝色粮仓”。

新闻发布会现场。


(相关资料图)

立足产业优势促进渔业选育种

南沙集中了广州76%的海域,拥有170千米的岸线资源,整个海域面积有280平方公里,是广州海洋经济最集中的地区。为落实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发展任务,南沙提出了“1+2+2+7”战略。

何谓“1+2+2+7”战略?当天发布会指出,“1”是指以建设华南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总体发展目标;“2+2”是指打造现代海洋牧场装备技术研发制造示范基地、深蓝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基地、全省海洋牧场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和海洋牧场区域国际合作交流中心;“7”是指在海洋牧场装备设计、装备制造、融资租赁、种业、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交易、文旅七个赛道上发力。

“我们2022年3月和2023年1月为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交付了‘普盛海洋牧场1号’和‘普盛海洋牧场3号’养殖平台,目前在建的有福建闽投‘惠安1号’豪华文旅养殖平台和‘普盛海洋牧场2号’养殖平台。”广船国际海科院副总经理饶春晓介绍,公司将开展智慧渔业设备的自主研发,配置从养殖、监控到加工的自动化装备,实现科学均衡投喂,自动化转运加工,创造最佳的养殖环境,保障鱼获品质。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建造的海洋普盛牧场1号。通讯员段佳乐

渔业选育种也是南沙海洋牧场产业体系建设的一大优势。今年3月正式启用的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是广州唯一一家渔业领域研究院,目前已培育出两个石斑鱼抗病毒新品系,石斑鱼虹彩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

“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立足于南沙产业优势,面向湾区、服务全国。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可以提供适养品种筛选、抗病育种、精准营养及病害防控技术方面的支撑作用。”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会宏表示。

“南沙区是广州市的水产养殖大区,在水产苗种繁育方面技术遥遥领先。”发布会上,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冲表示,“刘少军院士工作站”和“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先后入驻由南沙现代农业集团牵头建设的南沙渔业产业园,为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南沙区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芯动力”。

建设南沙海洋牧场产业联盟

目前,南沙形成了以水产养殖及现代种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水产养殖面积、产值、优质品种产量、水产良种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规模化养殖大户均居广州市第一。其中,南沙青蟹在全区养殖面积约13000亩,年产量约3900吨,产值达10亿元。

南沙青蟹。

发布会上,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青峰表示,南沙耕海牧渔,打造华南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区坚持贯彻科技兴海战略,依托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华农渔业研究院、中国水科院南海所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科研平台和机构,汇聚海大集团、恒兴集团和诚一集团等一系列水产科技研发优势企业,始终把创新驱动摆在核心位置,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据了解,南沙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开展海洋牧场种业“卡脖子”攻关,深入实施“深蓝种业”工程,开展青蟹、鳗鱼、花鲈等良种选育、健康养殖技术研发,推进名优种苗繁育,培育优质特色产品品牌。

现阶段,南沙正按照“产业集聚、协同优化”原则,组建一个以广船国际为盟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水科院南海所、南方海洋工程与科学实验室(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省内高水平研究机构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参与的南沙海洋牧场产业联盟,发挥政产学研用有机协同效应,推动南沙海洋牧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通讯员 舒霞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