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乡村内生发展金融体系建设需注重“协同”与“融合”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部执行主任胡煦

2023-06-01 08:58:32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在推进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都尝试了多种支持乡村发展的路径,千方百计将更多的社会资本以及公司、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引入乡村,力求为乡村发展赋能。

但在此过程中,如何预防马太效应,避免小农户等脆弱人群被边缘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资本下乡能否真正支持乡村内生发展,进一步为乡村脆弱人群赋能?追求双重目标的社会责任投资如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找到机会?这些问题将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即将发布的《超越两级:金融如何支持乡村内生动力?——2023中国社会责任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找到答案。近日,《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报告》执笔人、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部执行主任胡煦,请他详解金融更好支持乡村内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有效路径。

《金融时报》记者:如何理解乡村的内生发展?


(资料图片)

胡煦:乡村振兴实际上是要实现乡村人口的发展。所谓乡村人口,不仅包括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还包括那些已经离开土地、长期在城镇谋生的农民工和新市民。他们在收入、子女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居住环境、就业质量等诸多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差距。我认为,乡村振兴就是乡村人口发展起来。而我们所说的发展,不仅包括收入的提高、物质的丰富,还包括精神风貌的提升、自然环境的改善以及文化的赓续。

如何实现乡村内生发展呢?外部支援必不可少,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乡村人群,他们才是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他们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地方上有哪些优势、可以发展什么特色产业、种植什么样的作物,他们都比较清楚;另一方面,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具有潜在的动力。

综合来看,乡村的内生发展指的是一种发展模式,不仅强调欠发达地区人群寻求发展的自主性,也强调利用外部资源但不依赖外部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还需要基于地方性知识、在地资源和本土文化,探求各类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尊重发展的多样性。

《金融时报》记者:支持乡村内生发展的金融中介体系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胡煦: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能够成为外部机构、外部资金与乡村居民的桥梁与纽带。这类机构既能对接专业的、市场化的外部资金,又能触达微弱的、分散在各地的、待发展的乡村人群;既扎根本土,了解当地乡村居民的需要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又能帮助外部机构获取探索乡村的机会,协助它们配置资产、管理风险。

第二,支持乡村内生发展的金融中介应该具有“双重目标”。由于农业和其他乡村事业的弱质性,完全以利益为中心的金融机构可能既不愿意服务,也服务不好乡村人群。因此,这类机构除了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关心社会效益。

第三,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兼具赋能作用。考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金融服务与其他非金融方面的支持相融合。这也与我们为乡村人群赋能的模式与内生发展的理念非常契合。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统计,2020财年经过认证的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员工平均将59.1%的时间用于为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人群提供贷款、投资等金融服务,27.9%的时间用于为社区发展提供技术帮助和发展服务。例如,有社区发展金融机构为第一次购房的家庭提供培训课程。而作为一个内嵌在综合性农业协作组织中的一个事业部门,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一个特征就是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农技指导、销售、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服务与发展支持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发展支持本身可能是不赚钱的。为乡村人群赋能是使命和社会责任。提供发展支持的成本需要通过金融服务获得的收入来交叉补贴。比如,在日本综合农协体系里,指导事业(提供农业生产、运营、技术等方面的指导)的利润一直为负,需要信用事业、保险事业和经济事业来补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提供发展支持可能存在一些隐形价值。比如,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降低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还可以作为金融机构的卖点与特色吸引客户。

《金融时报》记者:应如何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支持乡村内生发展?

胡煦:结合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完善乡村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本下乡,支持乡村内生发展,我有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建设功能不同、优势互补的乡村金融机构组织生态。服务乡村内生发展,应该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简单地看,有大机构、小机构,有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机构,有银行类的、非银行类的机构。应该通过引导,让这些机构形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良性生态。

二是让“社会”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些商业银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和审慎经营的考虑,在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时意愿不强。鉴于此,在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这方面业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社会”的力量。例如,美国社区发展金融、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既不是商业银行,也不是政策性银行,是具有很强社会性的金融机构。这些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三是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应该为乡村人群提供发展支持。金融服务与发展支持的融合或许可以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特色。同时,也能提升乡村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

总体来看,如果用四个字概括乡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我们觉得是“协同”与“融合”。它指的是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协同,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生态。同时,也强调“政府—市场—社会”三部门的融合,发展具有“双重目标”的金融中介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与发展支持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