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世界报道:稳字当头 稳健货币政策有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2023-02-27 09:02:16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2022年年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1%、11.8%和9.6%;2022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2022年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6.7%……透过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可以看出,去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支持经济回稳向好。

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消费环境、消费秩序逐步改善,市场预期和信心平稳,加之政策支持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的战略支撑和“进”的战略空间,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


(资料图片)

稳货币是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的重要基础,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稳”。《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这延续了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去年基础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切实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人民银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宏观形势变化靠前发力,综合运用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去年4月和12月两次降准各0.25个百分点,合计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为全社会提供的新增可用资金规模相当于全面降准约0.5个百分点的力度。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2022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0%,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更长视角来看,《报告》在专栏2中指出,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14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1万亿元,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2018年至2022年,M2年均增速为9.5%,与同期7.8%的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适当提高,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随着宏观经济和物价水平持续保持稳定,居民对未来收入、企业对未来经营、外资对经贸往来的预期更加稳定,有助于提升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良性互动循环的确定性,这将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使得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较小的政策成本来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报告》指出。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

在“稳”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增强“进”的动力。《报告》在专栏2中指出,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制约,但主要矛盾在供给侧。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发挥总量、结构、价格三重优势,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促进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倾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具体来看,2018年,人民银行牵头设计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组合,扭转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同步收窄局面。2020年疫情暴发后,从供给端入手保市场主体,分阶段推出3000亿元、5000亿元和10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越来越市场化,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设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到期后接续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在此基础上,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学有序助力绿色发展;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强化对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指导设立两批次共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适时出台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5%。

“展望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重中之重。”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前期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像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将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

不过,梁斯也提醒,在政策继续引导信贷投放的同时,也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的逻辑,更加合理地优化信贷投放方式。该支持的继续支持,无法支持的有序退出,形成良性循环,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

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2022年全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0.15个和0.35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LPR改革效果明显。《报告》显示,去年12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4%,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利率由2018年高点时的5.60%降至2022年12月的3.97%,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从5.75%降至4.26%,公司债利率也有所下降,切实降低了实体经济债务负担,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

这背后,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密不可分。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9月,主要银行主动根据市场利率变化,下调存款利率挂牌利率和内部定价授权上限,其他银行跟进调整,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报告》在展望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表示,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