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消息丨稳增长促消费是金融业当务之急
2023-02-20 09:17:14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的2022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为59.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上述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银行业总资产实现稳健增长,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资料图片)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备受市场关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近日出现在多家媒体或研究机构的全国两会热点话题之中。在各省已召开的地方两会上,“经济稳增长”是2023年政策发力方向和重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银行业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需要从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出发,金融助力稳预期和支持消费增长是当务之急。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银行业需着力稳预期,增强产品和服务的适配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赖于市场主体预期的改善,而占市场主体绝对主力的中小微企业,无疑仍将是银行业接下来的支持重点。
人民银行近日召开的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要求,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融资配套机制,推动普惠小微贷款稳定增长。
近年来,银行通过提升信贷总量、降低信贷成本纾困中小微企业成效显著。小微企业需求各有不同,有的企业需要延期还本付息来减缓压力,有的企业需要信用贷款来提升效率,有的企业需要“随借随还”来降低成本。接下来,银行需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和融资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适配性,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银行业需着力促消费,提升触达率。
1月份信贷数据显示,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市场主体的消费能力和信心正在回暖。同时也要看到,虽然餐饮、旅游等市场消费形势较好,但大宗商品消费仍呈下滑态势。1月份,乘用车零售销售下降约35%;楼市方面,1月份,重点30城成交同比、环比均下降四成左右。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从地方两会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多地将促消费作为2023年经济稳增长的抓手之一。其中,旅游、餐饮、住宿、夜间经济等在内的线下服务消费以及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是重点方向。
金融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要提高金融服务对于消费者的触达率。因此,银行业要针对上述重点方向和领域,在“让消费更方便”上下功夫,通过加强渠道建设、完善手机银行功能、搭建消费服务平台等方式,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消费场景中去,让消费者能用、会用、愿用。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银行业需着力“强体魄”,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银行业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同时,也为自身的信贷增长创造了新的空间,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夯实了基础。
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3%,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接下来,银行业需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妥善处理好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统筹做好不良资产、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高度重视一些非传统的新型金融风险。一是建立起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相互制约的前中后台“三道防线”以及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风险。二是根据区域、行业、客户和产品的特点,加强风险指标体系的全覆盖监测,同时,优化风控模型,提高以风险量化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技术,优化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和管理工具应用,提升预判和管控风险的能力。三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准确性,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有效补充资本。
关键词: 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