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金融“及时雨”为企业纾困解忧

2022-04-27 05:29:27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在得到银行发放的1200万元贷款资金后,经营着上海两家食品贸易公司的吕先生终于放下了紧悬着的心。

吕先生的两家公司主要经营冷鲜肉进口及销售,是麦德龙和开市客(Costco)超市的肉制品供应商。疫情防控期间,吕先生的两家公司积极响应政府保障民生物资供应的号召,推进落实大批量牛肉采购。3月份以来,采购量已较平日翻番,在4月份,仅一周的时间到港的牛肉金额就达到700万元。采购量的猛增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上海银行浦西分行得知情况后,克服种种困难,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为上述两家企业成功发放贷款共计1200万元,协助企业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肉类供应。

疫情当前,不少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以及现金流紧张。金融行业以一系列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的服务,为企业持续注入解忧纾困的“金融活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为受困市场主体带来“及时雨”,也为稳定经济大盘服下一颗“定心丸”。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将《通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下的应对之策,包括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主体纾困,做好粮食、能源领域金融服务以及保障物流畅通与促进供应链稳定等;二是稳定国内需求,强化对重点消费、新市民和有效投资等的金融服务;三是优化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发展等。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表示,3月份以来,疫情多点散发,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影响。《通知》提出了系统性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措施,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适时加力。以23条措施为代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能够帮助众多民营中小微企业尽快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起到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的作用。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机构持续聚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刷新资金投放速度,加大加快对民生保障、抗疫物资生产等企业的信贷支持。

不久前,上海国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颂医疗”)负责人正为资金问题发愁。该公司生产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主要供应上海部分社区和事业单位。“目前正值防疫的关键时期,防疫物资需求量非常大,为了保障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需求,我们的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行。”国颂医疗负责人说。关键时刻,上海银行为其办理了845万元贷款的无缝无还本续贷,公司也因此得以继续扩大产能,并确保其防疫物资产品能源源不断地流到基层防疫工作人员手中。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在防疫及民生保障方面的贷款投放规模已近190亿元。

《通知》鼓励开发针对性的动产抵质押和信用贷款产品,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通过提供中长期贷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续贷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等,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款需求。同时,为加大对有效投资等金融支持力度,《通知》提出,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

在山东菏泽,面对疫情,菏泽城开投承担起建设方舱隔离点及采购防疫物资的任务,亟须资金支持。得知此情况后,中国银行菏泽分行第一时间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及时与省行沟通授信方案。在省、市、支行的三级联动下,该项目从上报到批复仅用了5个工作日的时间,发放菏泽市同业首笔防疫贷款5000万元,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金融不掉“链”保障物流通畅

3月份,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国内物流畅通和供应链的稳定性构成威胁。4月18日召开的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对此,《通知》也做出了相应部署,要求发挥好民航应急贷款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对暂时偿还贷款困难的物流运输企业给予展期和续贷支持;对出租车司机、货车司机等从业人员给予经营性贷款支持。

钟正生表示,相关措施着眼于支持货运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有助于疏通疫情对国内产销的阻滞,减缓对国内需求的负面冲击;畅通物流运输,减少物流成本对国内物价水平的次生冲击。

据了解,人民银行深圳市中支强化政策落实,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保障物流通畅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

近期,受疫情影响,主营国内货运代理的深圳金同鼎物流有限公司运输订单积压,业务量增加,同时,企业需要向其他物流公司、司机、保险公司支付运费、工资、出车费、保险费等费用,另外,由于油价上涨使得公司的经营成本增加。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以物流车贷特色产品契合客户融资需求,以借款人经营企业名下的3台重型半挂牵引车做动产融资解决企业资金难题,为企业负责人审批了45万元个人经营性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付运费。

在深圳盐田区,港口物流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港口物流产业庞大的生态圈涉及从业人员8万余人,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十分突出。最近,深圳立航货运的企业负责人方壮平通过工商银行盐田支行为其量身定制的专属信用贷款产品,获得了750万元的信用贷款。

方壮平能快速获得贷款缓解燃眉之急,得益于人民银行深圳市中支推出的“首贷服务窗口”。针对不少小微企业面临的首贷难、银企信息不对称等痛点,人民银行深圳市中支推动盐田区、福田区、龙华区、宝安区先后设立“首贷服务窗口”,定点对接企业首贷需求,通过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指导企业提出贷款申请,跟踪和督促银行机构及时回应企业融资需求,提高首贷续贷成功率,并为撮合借贷双方达成融资协议提供便利和支持。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作用

在货币政策方面,《通知》强调,要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并且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自2022年起,原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继续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

“能够在结构性政策上有所作为,是我国货币政策的突出优势。”程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针对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先后推出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支持了企业纾困、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稳供保价等相关工作。当前,《通知》将进一步发挥好结构性功能作用,把金融资源更加快速有效地配置到最需要的民营中小微主体,为他们解忧纾困、雪中送炭。

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落地方面,不少地方基于再贷款政策创新系列信贷产品,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市场主体发展。例如,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指导法人银行将支小再贷款政策与市融资担保政策、财政风险补偿、贴息补贴等多项政策结合,创新推出“再贷款+增信基金贷”“再贷款+科技贷”“再贷款+乡村振兴贷”等“再贷款+”政策资金信贷产品,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叠加担保费、保险费优惠和财政贴补,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自2021年9月“再贷款+”信贷产品创设以来,截至2022年3月,厦门累计办理相关贷款9.88亿元,惠及企业4066家。

汇率避险为外贸出口保驾护航

2022年3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为14.7%,较1月至2月16.3%的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为促进外贸出口发展,《通知》提出了6条措施助力外贸企业,包括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企业跨境融资、汇率风险管理、跨境业务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投资者跨境投融资等方面。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让越来越多外贸企业意识到外汇套保的重要性。在这方面,《通知》从降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参与汇率风险管理的成本角度提出了多项举措。例如,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等。

基于此,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汇率避险产品创新。泰隆银行在远期结售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推出“远期随心结”产品,突破了原有的“企业一笔订单对应一笔远期合约”的业务模式,创新提出“一次签约,签约期内企业随时询价随时结汇”的业务模式。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下,“远期随心结”可提供灵活锁汇服务,客户可比较即期与远期交割价就高结汇。

浙江某卫浴用品出口企业就享受到了汇率避险所带来的好处。该企业之前未采取任何汇率避险措施,对汇率避险产品认知不足。泰隆银行加强上门走访频率,宣传汇率避险政策,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积极打消其畏新畏难心理。该企业于2022年2月按已接订单在泰隆银行达成了第一笔35万美元的远期结汇交易,成功规避汇率风险。

今年以来,企业外汇套保比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超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企业套保比率为26%,较2021年上升4.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经营理念进一步增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提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