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逢净值“大考” 银行及理财公司应如何作答
2022-03-29 10:48:47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8年资管新规推出以后,要求银行理财业务向公司化、净值化转型,市场按照净值化管理进行估值,波动可能是一种趋势也会是一个常态。”在3月21日招商银行2021年度的业绩发布会上,针对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破净”情况,该行常务副行长王良进行了回应。
在打破刚性兑付后,走向“真资管”的银行理财产品必将面临市场的重重考验。在净值化带来的第一场“大考”面前,银行及理财公司如何交出满意的答卷?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还应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投资的“避风港”?
市场波动频发 两千余只理财产品跌破净值
近期,理财市场频频出现波动,就连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也未能幸免,出现了一定的净值回撤,且“破净”产品的数量还在小幅增加。
针对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的情况,近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等10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发布了“致投资者的一封信”,针对理财净值波动原因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作了说明。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回撤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宏观市场环境影响的外部因素,也有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后,净值披露方式、估值方法调整等内在原因。
“在整个金融市场波动的环境下,银行理财净值回撤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提到,“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股市、债市也出现了单边下跌的情况,银行理财市场也很难独善其身。”
资管新规的正式实施,对银行理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21年末,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净值型理财产品全面替代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产品的估值方法发生了变更。与此前摊余成本的估值方法不同,净值型理财产品采用净值法对产品进行估值。
“这一方面可以更加真实、透明地反映产品的运作情况;另一方面,在市场波动加大时,净值法也会准确、无保留地体现市场的波动,带来产品净值的调整。”兴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除此之外,银行理财产品中权益类产品的增加也导致了其净值发生波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中的权益资产规模达1.02万亿元,占比3.27%。其中,固收类、混合类等产品中均有权益资产的配置。
“原来的银行理财以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为主,而现在加大了对债券等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这类资产近期受市场影响更大,这导致了银行理财净值的波动加大。”董希淼表示。
做好客户分层 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之前有一位50多岁的女士买了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当时的基准利率是5.8%,最近跌到2%左右,她表示无法接受,来网点投诉我们。”兴业银行某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向《金融时报》记者诉说他的遭遇,“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网点接待了不少投诉的客户,最让我们伤心的是,一些投资者看到利率下降,竟然说我们是骗子。”
这位兴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经历或许是不少银行客户经理最近工作的缩影,也引起了很多理财子公司负责人的共鸣。
“现在有些理财投资者一点亏损都接受不了,亏1000块钱都能到派出所投诉。”面对近期攀升的投诉量,兴银理财相关工作人员无奈地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当前很多金融消费者进行投资时,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市场波动并没有一个正确的心理预期。
面对理财市场的“大考”,各家银行一方面在情绪上安抚投资者,另一方面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弥补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目前,我们为这些客户推出了一些定制款的理财产品,利率相对较高,作为对投资者的补偿。”兴业银行营业网点工作人员说到。
“从这一次净值波动的情况来看,很多风险偏好比较低的客户反应比较激烈。”董希淼认为,未来,银行应该对客户进行分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开发更多期限不同、风险等级不同的理财产品供投资者选择,做好稳定性和收益性的平衡。
对于银行自身来说,也应该不断加强投研能力的建设。普益标准研究员张楚惠建议:“银行和理财公司要不断深化对宏观环境、行业、投资策略的研究,通过专业研判获取市场震荡中的阿尔法收益。”
同时,多位业内专家也建议投资者应该积极转变投资心态,理性看待此次理财产品的“破净”,正确认识理财产品回归市场的净值化转型。
“理财产品净值的阶段性回撤并非代表该理财产品的实质性亏损。”董希淼强调,在全面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会更大、更频繁,产品‘破净’也可能时有发生,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是总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比较稳健的,仍然是普通投资者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
理财市场成熟发展 投资者教育不可或缺
“没有成熟理性的投资者,就没有健康成熟的银行理财市场。银行理财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必定是建立在高素质的投资者之上。”董希淼表示。
“目前,仍有部分投资者把银行理财产品当成定期存款,将基准利率当成固定利率,认为银行理财可以保本保息,稳赚不赔。”兴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实际上,在出售理财产品时,银行工作人员都会向客户说明,当前的利率并不代表该理财产品未来的收益。
从当前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破净”的反应来看,部分投资者并未理解“净值化”的真正含义,对理财产品仍然抱有刚性兑付的想法。这也反映出在现阶段,投资者教育依旧任重而道远。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截至2021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已经达到8130万个,同比增长超过95%,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
随着理财产品门槛降低,大量普通者投资者进入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这些投资者往往缺乏金融知识,理财投资经验相对不足,给投资者教育增加了难度。”董希淼表示。
对投资者开展理财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商业银行、理财公司等市场主体主动承担起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的主要责任。
普益标准研究员认为,相关机构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全面系统的规划部署,循序渐进地坚持将投资者教育工作全方位、全流程地融入日常基础工作,结合相关的机制进行贯彻执行。
同时,董希淼建议理财公司注册成立财商教育公司,将投资者教育活动与财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财商教育是需求非常巨大的市场,但从业机构良莠不齐。”董希淼提出,在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牵头之下,由主要理财公司投资注册一家财商教育公司,作为“正规军”专门开展财商教育、理财培训。这样,将使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活动更加市场化、更具持续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