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年内已有多只产品延长募集期 公募基金发行遇冷

2022-02-15 10:38:28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年初往往是公募基金发行的高峰期,但今年,基金发行开门红并未如期而至。受A股市场震荡、前期产品积压、同质化严重等因素影响,开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持续遭遇“寒流”。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统计,截至2月13日,年内共有179只基金新成立,合计发行份额1298.07亿份,同比下降81.7%。其中,以股票型基金成立数量下滑幅度最大,新成立的39只产品合计发行份额较去年同期下降86%,占全部基金总发行份额不到一成。

不仅仅是规模上的大幅下滑,新基金在成立效率和发行节奏上也较此前明显降低和放缓,虎年首只募集失败基金已现,对基金管理人而言,手握的多只“已批待发”基金也略显鸡肋。

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基金发行缘何大幅降温?在业内专家看来,基金发行遇冷是由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对投资者而言,近期市场表现不佳,已购基金收益率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基民们的申购热情;对基金公司而言,市场结构多变,拟布局产品或不合时宜,同时发行市场竞争加剧,已成立基金表现不及预期,进一步加大了基金管理人延后发行的意愿。

展望后市,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在居民财富配置逐渐向权益类资产倾斜的大背景下,随着后续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公募基金发行或将在1至3个月内回暖,单月千亿元的发行量仍会是公募基金的发行常态。

虎年首现公募基金发行失败

2月12日,中银国际证券发布公告称,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于2021年11月12日开始募集,截至2022年2月11日止,该产品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这也意味着虎年首只募集失败的公募基金诞生。

“该基金原本便是在获批6个月后压线‘被动’选择发行,又恰逢新能源板块遭遇调整,市场上同类型产品跌幅较大,投资者申购意愿低,基金管理人对后市走势研判也并不明朗,因此发行失败算是在意料之中。”华南地区某公募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事实上,上述基金产品发行折戟只是近期公募基金发行遇冷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发行进度的公募基金产品不在少数。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共有162只新基金进入募集期,截至目前,仅有13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权益类、“固收+”等产品发行均不及预期。此外,年内已有23只公募基金产品宣告延长募集期,其中21只均为权益类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2年至今,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去年的热门板块轮番走跌,或许会使得此前追逐热点的基金公司面临更大的发行难度,去年以来“批而未发”的基金产品数量为536只,其中不乏主题类型基金,预计今年募集失败的产品数量超过去年的30余只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如何维护公募基金市场健康的发行环境,避免基金公司陷入发行失败的陷阱成为关键问题。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刘亦千看来,基金公司应该更加注重产品设计的严肃性和谨慎性,充分考虑产品的长期发展前景与短期发行潜力之间的平衡;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配置需要选择基金,不应该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不应过于草率地追逐那些有“吸睛效应”的产品。

多因素叠加致发行遇冷

从火热到遇冷,公募基金发行历经“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原因究竟有哪些呢?在业内专家看来,新基金发行遇冷是发行方和投资方共同选择造成的结果。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产品选择压线发行。《金融时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13日,年内已有近50只新发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在获批超过170天后才启动发行,占同期市场新发基金总量超两成。

超过170天的间隔期与前两年新基金获批发行后抓紧时间抢发建仓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根据相关规定,新基金获批之后最迟需在6个月内启动发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述公募基金管理人或是由于面临最终期限,而不得不将产品推向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前两年基金市场持续火热,新发基金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不少基金公司纷纷在第一时间布局景气度高的主题基金或热点赛道;而2022年开局不利,主题基金由于投资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对市场格局的包容性相对较弱,出现较大幅度业绩波动,使得发行市场普遍降温,从而导致新基金发行面临“去库存”难题。

对投资者而言,2022年以来,市场持续波动,已持有基金的赚钱效应下降,加重其观望情绪,特别是近两年间备受基民推崇的权益类基金收益下降尤为明显。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全市场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9.12%,超九成权益类基金开年以来收益率为负,285只净值跌幅超20%。部分持仓高度集中的“赛道型”基金更是出现大幅亏损,医药、军工、新能源类主题基金均领跌。

长城基金表示,在去年的惯性下,许多投资者对于高成长、大赛道的行情期待甚高,而在今年全球流动性收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高估值板块承压调整,许多低调、低位、低估值的板块却以安全性胜出。

公募掀起超20亿元自购潮

面对市场较为冷淡的表现,基金公司纷纷开启自购模式。《金融时报》记者根据基金公告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基金计划自购金额已超20亿元。截至目前,已实施自购金额达7.92亿元。对于启动自购的原因,不少基金公司表示,多因素引发了今年市场震荡行情,但是中国经济稳健向好的发展趋势未变,市场大跌正孕育着“布局机遇”。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从历史来看,基金公司自购规模峰值多数发生在A股下跌区间,近年来自购基金类型转向股票型基金。基金公司净自购规模的阶段性峰值与A股下跌区间相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自购虽可以体现出基金管理人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但并不代表其投资管理能力的好坏。业内专家表示,偏股型基金的表现客观上会受到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出现波动或者风格出现剧烈切换的阶段,基金管理人应避免扎堆布局,要完善自身产品线,改善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现象,帮助投资者更好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对于未来市场表现如何,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表示,在国内政策偏向稳增长的背景下,短期看,数字经济、基建地产仍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而且这些板块的估值在过去三年中并没有抬升,反而在压缩。去年市场的分化格局正在收敛,而风格的再平衡仍会保持一段时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