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优梨「干货」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指南要点整理

2021-10-21 18:40:45 来源:财讯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消费者对口腔问题越来越重视,不仅仅是牙齿健康,关注点已从基本的口腔医疗需求提升至牙齿整齐、牙齿矫正、牙齿美白“颜值”需求。推动我国的口腔正畸市场迅速扩张。

国人错颌畸形的情况有多严重?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畸形牙齿检出率高达91.5%。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正畸市场零售销售由2015年的3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0.7%;预期将2030年可达296亿美元,年复合率增长率可达13.6%。

这背后,是人们消费意识、口腔健康、口腔美意识的增强。在此背景下,口腔医疗的需求还将持续提升。如果说口腔赛道是资本市场上的一顶皇冠,那么正畸一定算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之一。

(这些问题不仅对口腔健康有威胁

对容貌外观、心理健康的影响也相当大)

口腔正畸可以调整患者面部形象,改善咀嚼功能,使得面型更加美观,口腔更加健康。口腔正畸是指通过矫正装置对牙齿朝一个特定方向持续施加轻柔外力,调整面部骨骼、牙齿及颌面部的神经及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以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的目标。主要治疗的错颌畸形包括,牙列拥挤、空隙牙列、前突、牙颌畸形等。口腔正畸对提升错颌患者生活质量大有裨益,消费性强。

随着患者对于正畸矫治美观度和舒适度要求逐步提升,正畸技术愈发快速发展,诞生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它具有舒适、透明、美观、高效等特点,改变了传统矫正牙齿所出现的“钢丝铁牙”的现象,广泛受到正畸患者的青睐,让人们对口腔矫正不再抱有排斥心理。

隐形矫治疗法于1998年在美国首次推出,采用由安全透明的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隐形矫治器治疗,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相比,无需托槽和钢丝,临床操作大大简化,矫治过程省时省力,并且可以在旁人无察觉中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隐形口腔正畸是当前口腔领域一项高新科学技术,打破传统正畸疗法的局限性,优点突出,已在正畸临床应用了20多年。它开启了口腔正畸数字化治疗和精准治疗的新方向,此技术为广大正畸患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不同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治疗方法。

2004年我国学者开发研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托槽隐形矫治诊断与治疗系统,开启了此技术在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对其后续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完成病例快速增加。然而,目前此技术在适应证选择、临床诊疗程序、疗效评价分析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组成专家组,结合国内正畸同行的临床经验和广泛意见,已撰写完成《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指南》,从适应症选择、临床诊疗程序、疗效评价分析等方面建立标准,为广大口腔正畸医师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提供参考。

Part1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过程中会存在哪些分险?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正畸一样也存在各种正畸并发症的可能,最容易出现的脱轨现象由以下三方面原因引起:

1、隐形矫治器材料性能差异的影响

2、患者本身个体差异影响

3、隐形矫治过程中牙齿的移动与计算机预设有所偏差

分险降低建议:

a)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种可摘式矫治器,治疗过程依赖于患者的配合,良好的依从性是保证隐形矫治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

b) 对于一些复杂的牙齿移动,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重启治疗或使用固定矫治器及其他辅助装置,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c) 必须是专业训练、具备从业资质的正畸专业医生及资质合格的生产厂家

Part2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适应证及选择?

该指南将可预测病例归纳为高、中、低三大类,并且对医师专业水平进行了对应要求。

1、高度可预测病例,是指能够精确实现模拟矫治目标的病例。

a) 临床牙冠有足够高度,可以保证矫治器良好固位的病例;

b) 牙量骨量不调≤4mm,可利用2-4mm的唇颊远中扩弓解除拥挤的轻度拥挤病例;

c) 牙量骨量不调>8mm,重度拥挤的安氏Ⅰ类拔牙病例;

d) 关闭

e) 拔除下切牙的矫治;

f) 牙性反

g) I -II 度深覆

2、中度可预测病例,需要有一定无托槽隐形矫治经验的医师进行治疗,方能精确实现模拟矫治目标的病例。

a) II 度深覆

b) 远中移动后牙不超过4mm的病例;

c) 需要进行颌间牵引的治疗;

d) 牙齿松动I°及以上的病例;

e) 前牙轻度开

f) 前牙中度开

3、低度可预测病例,需要有丰富的隐形矫治及固定矫治经验的医师进行治疗,方能精确实现模拟矫治目标的病例。

a) 前磨牙及下颌尖牙重度扭转的病例;

b) 双颌前突需拔牙内收的深覆

c) 前磨牙拔牙病例中,需要前移后牙超过2mm的病例;

d) 临床牙冠萌出高度不足的病例;

e) 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病例。

该指南认为,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治疗的病例范畴将逐渐扩展。但由于未使用个体牙齿的阻力中心信息以及不同个体牙槽骨改建速率不同等诸多原因,对于适应证的挑选,不仅应从错该指南强烈反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初学者治疗低度可预测病例。

Part3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病例资料的采集要求?

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获取。

1、常规采集面

2、影像资料的采集

a) 曲面断层片:用于全面观察牙齿数目、牙胚发育情况,还可评估牙轴倾斜度、第三磨牙的有无、两侧髁突及颌骨对称性等

b) 头颅侧位片:用于明确牙、

c) CBCT:必要时可拍,全面评估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及上下前牙在基骨中的情况

3、数字化模型的获取

a) 硅橡胶印模的制取

b) 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取牙列信息

可利用硅橡胶印模或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取牙列及牙龈的详细信息,并建立数字化模型,用于模型分析、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治疗结果的预测。

Part4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方案的设计流程?

设计流程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组成。

1、数字化模拟设计一系列牙齿移动,包括对牙齿移动最终目标位置合适与否、牙齿移动过程中分步移动合理性的判断。

2、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最终目标需要根据患者的意愿以及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评估确定,原则上应与常规矫治的目标一致。

3、矫治设计时应将牙齿移动实现效率的因素充分考虑到牙齿最终三维位置的设计中,这便是虚拟过矫正。将预估的牙齿实际移动量与模拟移动量的差值预置到三维设计中。

4、根据支抗需求、牙齿移动难度以及上下颌协调移动等几方面进行判断。明确上下颌牙齿移动的先后顺序,判断开始移动的不同时间点是否合理。

5、三维方案设计也包括对牙齿移动速度的控制。牙齿移动方式会随着位移量的增加发生变化,根据经验和患者自身情况调整牙齿移动的步距。对特定牙齿进行分步移动设计时,优先或推迟实施较难实现的某一维度的移动。

6、对于附件的使用和选择,常在上述问题均已明确的情况下,根据特定牙齿移动方向进行修改,是三维设计和修改的重要步骤。正确使用附件有助于实现牙齿按照预期目标移动。

Part5

常用治疗策略?

该指南提出了以下3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策略。

1、推磨牙向远中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由于其材料特性,以及对于后牙整体包裹产生的控制力,可以有效实现磨牙远中移动,针对拔牙临界病例以及需要轻微改善咬合关系并解除前牙拥挤的成人病例更有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其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推磨牙远中移动的适应证

a) 患者是平均或水平生长型,前下面高正常或偏低,下颌平面角正常或偏小;

b) 安氏 I 类或轻度 II 类骨性错

c) 被远移磨牙牙体牙周情况良好,牙冠高度足够,磨牙后方无明显阻力;

d) 磨牙牙冠向近中倾斜,且磨牙区间隙分析可容纳推入的磨牙;第二磨牙未萌出或第三磨牙已拔除,牙槽基骨丰满。

e) 上前牙较直立或轻度内倾。

推磨牙远中移动的禁忌证

a) 经磨牙区间隙分析其可用间隙明显不足;

b) 上颌牙列重度拥挤,下颌牙列中度或重度拥挤;

c) 磨牙牙轴明显向远中倾斜,且面部突度较大。

推磨牙向远中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的设计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在牙齿移动步骤设计上建议分步移动单颗磨牙,在此过程中, 为避免前牙支抗的消耗,建议采用种植钉,颌间牵引等方式加强支抗。在磨牙远中移动到位后,需要考虑排齐及内收前牙的时机及牙移动方式的设计。

2、邻面去釉

邻面去釉是正畸常用的临床策略之一,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现状中,邻面去釉的使用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邻面去釉工具和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存在适应证掌握不当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强调该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保证其安全正确的使用。

邻面去釉的适应证

a) 非龋病易感个体;

b) 牙体组织有足够的宽度和釉质厚度,且其形态适合邻面去釉;

c) 前后牙区的轻度牙列拥挤;

d) 因牙周病等造成的牙龈间隙(黑三角);

e) 上下颌牙齿之间的牙量 Bolton 比不调;

f)牙弓两侧牙齿形态不协调。

邻面去釉的禁忌证

a) 龋病易感者,釉质发育不全或有大面积充填体的患牙;

b) 过小牙或牙冠形态异常(如牙冠最宽处在龈方而不是

c) 对冷热刺激较敏感者;

d) 口腔卫生较差者;

e) 重度牙列拥挤(>8mm)或牙弓前突程度严重的患者单纯依靠邻面去釉治疗。

邻面去釉临床操作规范

a) 计算去釉量并设计间隙分配,把握好去釉时机和部位;

b) 临床操作可用高速金刚砂车针,慢速金刚砂片,金刚砂条等方法结合使用,操作时注意保护牙龈乳头和唇舌软组织;保证牙齿外形及触点正常;

c) 去釉完成后,对邻面实施抛光并涂布氟化物凝胶或氟化泡沫防龋;

d) 复诊时用牙线检查去釉部位的触点,确认牙齿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移动量。

3、牙齿分步移动

需要通过单颗牙或组牙的分步移动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分步移动策略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几个模式,这几种分步移动模式主要基于对不同病例在矫治设计上的特点形成,是支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牙的分步移动

将尖牙和切牙分为两组移动模块分开移动,采取尖牙、切牙交替移动的方式,完成前牙的内收或者压低。该方式可以更好的弥补隐形矫治器效率不足的缺点,降低关闭间隙或打开咬合过程中的难度。

后牙的分步移动

主要应用于推磨牙远移的病例,在远移过程中通过分步设计,从最后一个磨牙开始,单个牙按顺序逐次移动,并保证在治疗的任何阶段,发生移动的牙齿远少于支抗牙,兼顾支抗保护和矫治效率。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中,只有正确、全面地了解这项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才能在临床中更好地展开工作,规避分险,获得更理想的矫治效果,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矫治 隐形 技术指南